TOP 3 實用升級方案,全面提升分條生產效率
技術分享 2025-07-17
升級改造不必汰舊換新
隨著市場的生產需求不斷成長,越來越多加工廠正重新思考其設備策略。問題往往不在於設備老化,而是自動化準備度不足。
對於仍運行穩定的分條複捲機而言,透過策略性升級改造,可立即提升生產線的速度、效率與一致性,而不必承受全面更換設備所帶來的高成本與中斷風險。
常青致力於協助全球客戶以自動化技術現代化其分條設備。以下三項高影響力的升級方案,將幫助您的生產線迎接今日需求與未來挑戰。
第一步:在進行任何升級改造前,先進行設備健康檢查
並非所有問題都需要全面升級。建立完善的保養計畫與進行設備健康檢查,是展開升級改造前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為什麼這很重要:
- 辨識問題來源:預防性保養有助於判斷效能下降是否來自於磨耗、機構偏移或老舊零件。
- 升級前提準備:僅在完成基礎檢查後,才應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升級。
- 避免誤投資:透過專業檢視,可釐清問題根本,避免因誤判而投入不必要的升級成本。
花時間了解機台目前的基本狀況,能有效避免過度支出,並確保每一項升級都能產生實質效益。
1. 自動排刀系統:快速更換分切尺寸、降低停機時間
停機變更製程是影響產能的關鍵瓶頸,尤其對於處理少量、多規格產品的加工廠而言更是如此。手動調整刀具位置往往需耗費半小時以上。
升級為伺服驅動的自動刀具定位系統 (自動排刀)後,變更分切規格的設置時間可壓縮至僅僅數分鐘內,並具備高重現精度,減少人為誤差。
案例簡述:
以美國為企業總部的塗佈標籤基材製造商,在其雙軸分條機上導入自動排刀系統。使其刀具設定時間縮短 50%,可提高生產週期,降低操作人力與錯誤率。
2. 機械模組升級:更高速、更大捲徑的收捲對應能力
面對日益提高的生產效率目標,許多加工廠的最大瓶頸其實是設備的機械極限。
老舊設備可能無法支援更高線速度、更大外徑之成品收捲,或是無法延長連續生產時間,這些都會直接限制整體產能。
最常被詢問的三大機械升級項目:
- 提升收捲規格,支援更大成品捲徑,延長連續運轉時數
- 最佳化驅動系統,穩定支援高速生產,以及系統效能。
- 升級成品搬運機構,更安全且有效率的運輸成品。
這些改造不僅可在維持良好收捲品質的前提下提高線速度,同時也降低因頻繁更換捲料所造成的停機時間。
無論是 BOPP、PET 、不織布(無紡布)或壓敏商標材料,透過此類機械升級改造,皆能讓既有生產線因應日益成長的產能需求,而無須汰換整機。
3. 電控系統升級:穩定、可擴充、易維護
許多服役 10 年以上的分條機仍使用老舊 PLC 控制器、手動操作介面與有限的資料回饋功能。常青提供的電控升級方案可替換既有控制系統,包括:
- 現代化 HMI 觸控面板
- 節能型伺服驅動器
- 模組化的智慧控制系統
- 遠端診斷功能與安全保護強化
此類升級可明顯提升實時反應速度與整體穩定性,同時簡化故障排查流程,亦便於後續與資料收集系統整合。這是邁向長期自動化升級的基礎架構。
投資現有設備,升級要有戰略
常青所提供的升級方案,建立在對每一位加工廠實際產線狀況的溝通與了解上。改造設計將考量設備使用者的材料類型、操作流程與成長目標,不論是更快的製程更換、原卷與成品處理系統,或是更具邏輯性的控制模組。
升級不只是技術改善,更是延長機齡、降低人力依賴、強化產線彈性的策略性投資。
常見問題(FAQ):分條機升級與自動化改造
Q1:升級前是否需要進行設備保養與檢查?
是的。設備升級前,進行基礎保養與健康檢查是關鍵的第一步。許多常見的效能下降問題,其實來自於機構磨損、張力異常或結構偏移,而非設備本身已達報廢階段。透過專業檢視,有助於釐清問題根本,避免誤判導致不必要的改造支出。若經保養與調整後仍無法改善,才應進一步規劃升級項目,確保每一筆投入都能產生實質效益。
Q2 : 我的分條機已經運行 15 年了,還適合改造嗎?
可以。許多運行超過 10~15 年的分條機仍具結構穩定性。若搭配分條機電控系統升級、自動刀具定位系統(自動排刀)或收捲模組改造,可顯著提升整體設備的生產效率與自動化水準,避免高成本汰換整機。這類老舊分條機升級方案特別適合因產量增加而需提升產線效能的加工廠商。
Q3: 自動刀具定位系統(自動排刀)適合哪些材料類型?
自動刀具定位系統特別適用於多規格、頻繁換刀尺寸的分條作業,常見於標籤材料、光學膜、離型紙、PET/BOPP、電子薄膜等應用。當材料寬幅大、所需刀具數多、或工單切換頻繁時,導入此系統能有效縮短換線時間、減少人工誤差並提升產線穩定性。
Q4: 機械與電控改造是否會中斷產線?
以最低干擾方式配合客戶產線時程進行改造施作,在可行的狀況下預先於常青內進行預組裝測試,透過最少拆裝將系統轉移至現場安裝,有效縮短產線中斷時間。